×

陈春法:大院年味

来源:中国金融网 陈春法   2023年08月18日 21时52分

陈春法:大院年味

年初七,银行的同事们挥别春节假期,带着对家乡的恋眷,对亲人的不舍,还有父母亲塞给的各式土特产,从天南海北返回“移民城”深圳。一时间,餐厅里、办公室响起一片“新年好”、“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广式祝福问候声,已婚人士纷纷愉快地向未婚男女派发着利是。

一连几天,办公室里人到岗了,可大家的心还沉浸在或远或近的家乡新春温情,相互绘声绘色讲述各自家乡炮仗光烟升腾、年夜饭飘香、庙会热闹非凡等喜庆的年俗趣闻轶事,占据了大伙儿班余饭后的谈资主题,也成为深圳职场上年复一年的“例牌”场景。因年前要送女儿出国留学,我没有回老家过春节,但通过视频、电话,老家扑面而来的过年浓烈氛围,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觉,思绪不禁在老家大院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浓郁年味之中徜徉。

我的家乡在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中部,村子有近千人。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父母带着我们8口之家,与爷爷、奶奶、叔叔等共20口家人,生活在同一个老宅大院里,度过了物资匮乏但亲情融融的童年和少年。年青时总觉得离家越远,就离梦想越近,我在1983年9月17岁那年走出家乡,从此上大学、进职场、闯深圳,路似乎越走越宽,可家乡也渐行渐远。1994年来到深圳后,曾因买不到回家的车票、银行工作太忙、或孩子太小等等缘由,回老家的频次渐少。流淌的岁月,既温情地养大了一群孩子,如燕子出巢相继飞向四方开枝散叶,也无情地陆续带走了爷爷奶奶等辛劳的老辈人,而隽永的大院生活画卷就留在了记忆深处。百节年为首,贴春联、融亲情、放鞭炮等酿就的大院年味,则是流动在我记忆里最为铭心的篇章。

贴春联,我老家称之为贴“对子”,是过年的点睛标配和传统文化标签,以寄盼来年五谷丰登、平安幸福,寄盼一年吉祥如意。老家俗语“二十八贴花花”,就是要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中午前贴好春联。每到小年,大人们就开始循着年俗忙碌操办起来,而扫庭院、贴春联主要由年轻人承办。

生于民国四年的爷爷作为大院家长,虽然族里先辈在明清时代曾出过三位进士,但他生不逢时,年少时因兵荒马乱,常食不果腹,并未上学识字,却天生好学博闻强记,四处成功学艺,在邻里饭场、农闲喷侃,爷爷兄弟俩出场即成主角,古装戏词、历史典故、名著段子等声情并茂随口道来,给单调的农村生活增添了少有的传统文化气息,邻里称他是“不识字的文化人”。写春联、贴对联的一些常识,就是爷爷传授给我们的,比如写对联要讲求对仗工整,简洁精巧,春联要大小搭配,寓意要与场合贴切。

院子最多时有9间房,6个门洞,再加上大院内外不同场景,需要贴的对联很多。一位当老师的邻居毛笔字写得好,每年麻烦他写对联心里过意不去,赶集买对联需要花费一笔钱,爷爷就向自家的“文化人”——叔叔、大哥安排了写春联的任务,他们已经高中、初中毕业。到了1980年后,随着二哥和我先后成为大学生,就承接了写对子的任务。

二哥在大学学中文,又擅长绘画、书法,写的对联不仅字体漂亮,内容也升华很多。当时我在大学练习汉隶、唐楷,字写得勉强有点模样,在乡下也不显得丑。我们合计好需要的大小对联数,买来五分钱一张的红纸,在院子里铺桌、裁纸、备墨,选好文字内容,写出配套的横联、竖联、门封。大院门口贴过长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作门封;正堂门是“国逢盛世家家喜,人沐春风步步高”,一些名言警句诸如劝学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励志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倡导勤劳节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也曾入联。

写完主联,还要写一批短春条和方福贴,“抬头见喜”、“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日行千里”等,分别对应贴在堂屋家具、粮囤、养猪圈、架子车等上面,大院门外树上一定要贴上“出入平安”、“六六大顺”。爷爷、父亲和大哥都是三里五村颇有名望的木匠,母亲叮嘱一定要在工具箱贴上“鲁门同心”、“精益求精”等短联。

待墨迹一干,兄弟们默契配合,踩着凳子除旧联,涮面糊,一人在上面贴,一人在下面盯正位置,依序唰唰唰逐一贴齐。“人靠衣服马靠鞍”,在红色春联的辉映、饰衬下,土黄色的院子立马生动、喜庆起来,辞旧迎新的年味跃然而出。每当这时,坐在旁边的爷爷左手执烟袋杆,右手捋着山羊胡,笑呵呵地连声点头称赞:“不赖,中中中……”。

1990之后,大院里的“文化人”先后搬出或到外地工作,2000年之后父母亲也进城生活了,大院里已置换的两层楼房常年空置,竹子、腊梅、月季疯长满院,这写对联的任务就难以为继了。但每到年二十八前夕,我都精挑细选一些尺寸合适、书法大气和寓意美好的春联、单贴送回老家,圆上给大院贴春联的夙愿。

两年前,高寿的母亲安然离世,当年春节前夕,我选购了印制精美的蓝色对联寄回老家,大哥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孙子清扫大院,给大院门贴上“母恩似海”、“贺佳节岁岁平安,迎新春不忘思亲”对联。看着侄子发来的视频,我顿感欣慰:远方游子对母亲的哀思和心愿实现了,大院贴春联也后继有人了。

穿新衣、吃美食等物质生活是年俗的重要部分,是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对自己和家人的犒劳,也寄望来年丰衣足食。小时候早早就盼着过年,就是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而按照大人吩咐参与祭祖、拜年,走亲访友也十分有趣,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其中传承着尊老爱幼、敬重祖先、睦亲友邻的浓浓亲情。

大年三十傍晚和年初一早饭前,是上坟祭祖的时刻,要赶在年夜饭前和新年早上第一餐之前,把第一块肉、第一碗饭敬奉给祖先,再说说家事,报报喜事。因曾历经长期战乱洗劫和复杂的历史动荡,中原的祠堂和牌位习俗已难觅踪影,上坟祭祖是民间祭祀文化的主要方式。

到了年二十八,父亲就开始整制、裁剪纸钱,母亲备好馒头、熟肉等祭品。三十傍晚,我们几兄弟提上篮子,带着鞭炮和火柴,跟随父亲来到村头的祖坟地。父亲在爷爷奶奶合葬的坟前划出桌子形状的圆圈,把祭品一一放进去,招呼大家跪在他身后,一声“爹,娘,起来过年咧,给您们送压岁钱了,该吃年夜饭了”,一边点燃纸钱。1988年除夕祭祖时父亲禀告:“爹,娘,起来过年啦,托您们的福,今年孙子小五考上武汉大学了,咱家现在出三个大学生了。”望着徐徐飘向坟头上空的青烟和纸灰,父亲说:“看,爷爷多高兴!快磕头。”我仿佛看到,爷爷正端坐身体,左手举着烟杆,右手捋着整齐的山羊胡,朗声“不赖,中中中……”。三叩跪拜后,五弟把千头鞭炮绕在坟前,大哥划着火柴,在火花绽放中,炮声陡然响彻空旷的田野。

今年除夕登坟祭祖,是大哥带领儿子、孙子去的,叔叔、堂弟们也不期而遇。置上祭品,烧过纸钱,行过跪拜礼,大哥自豪地告慰娘:“托您的福,今年俩孙子、孙女都被美国名校录取了,咱家也有藤校高材生了,您的孙辈留学的研究生就有三个了!”话音刚落,身旁九岁的大孙子熟练地点燃了万头鞭炮,田野里响起了最为悠长的炮声。想必母亲听罢,一定还会露出慈爱的目光和知足、欣喜的笑容。

诗云“爆竹声声除旧岁”,老家俗语说“有钱没钱,放炮过年”,说的都是炮仗这个过年的特殊象征符号,一通“炮仗满街惊耗鬼”,驱鬼怪逐瘟神,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热闹非凡,大人小孩都喜欢。

大年未到,就能零星听到一些孩子按奈不住燃放的鞭炮声,而高潮集中在三个时段——除夕年夜饭前、午夜新年钟声响起和初一凌晨。小时候物资匮乏,鞭炮常见100头、200头,长挂较少,更多是放个散装炮、摔炮和窜天猴,就是熄火的炮还要小心拨出念芯,或倒出炸药点上。舅舅的村里有制作鞭炮的习俗,兄弟几人曾连续几年在小年后到舅舅家讨上几把散炮和摔炮,像宝贝一样揣回家,感觉特别金贵和心满意足。

1980年前后,农村联产承办责任制如强劲春风吹进中原沃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勤劳的乡亲们迸发出空前高涨的生产热情,家里有粮,手中有钱,心情舒畅,好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过年炮仗明显变长,大院燃放的鞭炮也从五百、一千、几千头到上万头逐年升级,品类丰富、讲究,喜庆诱人,争奇斗艳、万紫千红的各式烟花不断迭代,花样翻新。

近些年,家乡因环境保护曾禁止燃放爆竹烟花,春节安静了,可年味也寡淡了许多。今年春节之前,防控肆虐3年的新冠疫情措施全面优化调整,社会生活迅速回归常态,长期滞留在外的务工人员迫不及待纷纷回家团聚,禁炮令暂时取消,侄子特意买了多款大盘烟花和数万头的特长鞭炮在大院燃放。老家微信群里,此起彼伏响彻大地的隆隆炮声,回荡在大院里面、村子上空和周边村落,直冲夜空璀璨闪耀的烟花“夜放花千树”,到处是“宝烟飞焰万花浓”,一下子驱散了三年疫情的重重阴霾,宣泄了人们心头积郁的压抑,焦虑萎靡的精神重新抖擞焕发起来。

听老家过年的炮声,向来能觉察到年成丰欠。已经66岁的大哥说,今年过年的鞭炮声和烟花阵势之大是他从没遇见过的。这空前的烟花爆竹声势,抒发着家乡百姓对风调雨顺、喜获丰收的感恩之情,寄托着祈盼国泰民安、建设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

“烟花向星辰,所愿皆成真”。年初一,我即与同在外地工作的二哥、五弟相约:明年,我们回老家大院过年!


作者简介:陈春法,男,现就职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兼任深圳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中国金融》、《金融时报》等媒体及银行系统总分行刊物发表文章五十篇以上,曾负责全流程编辑承办分行金融文学与文化月刊10年。


相关资讯

陈春法:大院年味

来源:中国金融网 陈春法   2023年08月18日 21时52分

陈春法:大院年味

年初七,银行的同事们挥别春节假期,带着对家乡的恋眷,对亲人的不舍,还有父母亲塞给的各式土特产,从天南海北返回“移民城”深圳。一时间,餐厅里、办公室响起一片“新年好”、“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广式祝福问候声,已婚人士纷纷愉快地向未婚男女派发着利是。

一连几天,办公室里人到岗了,可大家的心还沉浸在或远或近的家乡新春温情,相互绘声绘色讲述各自家乡炮仗光烟升腾、年夜饭飘香、庙会热闹非凡等喜庆的年俗趣闻轶事,占据了大伙儿班余饭后的谈资主题,也成为深圳职场上年复一年的“例牌”场景。因年前要送女儿出国留学,我没有回老家过春节,但通过视频、电话,老家扑面而来的过年浓烈氛围,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觉,思绪不禁在老家大院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浓郁年味之中徜徉。

我的家乡在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中部,村子有近千人。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父母带着我们8口之家,与爷爷、奶奶、叔叔等共20口家人,生活在同一个老宅大院里,度过了物资匮乏但亲情融融的童年和少年。年青时总觉得离家越远,就离梦想越近,我在1983年9月17岁那年走出家乡,从此上大学、进职场、闯深圳,路似乎越走越宽,可家乡也渐行渐远。1994年来到深圳后,曾因买不到回家的车票、银行工作太忙、或孩子太小等等缘由,回老家的频次渐少。流淌的岁月,既温情地养大了一群孩子,如燕子出巢相继飞向四方开枝散叶,也无情地陆续带走了爷爷奶奶等辛劳的老辈人,而隽永的大院生活画卷就留在了记忆深处。百节年为首,贴春联、融亲情、放鞭炮等酿就的大院年味,则是流动在我记忆里最为铭心的篇章。

贴春联,我老家称之为贴“对子”,是过年的点睛标配和传统文化标签,以寄盼来年五谷丰登、平安幸福,寄盼一年吉祥如意。老家俗语“二十八贴花花”,就是要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中午前贴好春联。每到小年,大人们就开始循着年俗忙碌操办起来,而扫庭院、贴春联主要由年轻人承办。

生于民国四年的爷爷作为大院家长,虽然族里先辈在明清时代曾出过三位进士,但他生不逢时,年少时因兵荒马乱,常食不果腹,并未上学识字,却天生好学博闻强记,四处成功学艺,在邻里饭场、农闲喷侃,爷爷兄弟俩出场即成主角,古装戏词、历史典故、名著段子等声情并茂随口道来,给单调的农村生活增添了少有的传统文化气息,邻里称他是“不识字的文化人”。写春联、贴对联的一些常识,就是爷爷传授给我们的,比如写对联要讲求对仗工整,简洁精巧,春联要大小搭配,寓意要与场合贴切。

院子最多时有9间房,6个门洞,再加上大院内外不同场景,需要贴的对联很多。一位当老师的邻居毛笔字写得好,每年麻烦他写对联心里过意不去,赶集买对联需要花费一笔钱,爷爷就向自家的“文化人”——叔叔、大哥安排了写春联的任务,他们已经高中、初中毕业。到了1980年后,随着二哥和我先后成为大学生,就承接了写对子的任务。

二哥在大学学中文,又擅长绘画、书法,写的对联不仅字体漂亮,内容也升华很多。当时我在大学练习汉隶、唐楷,字写得勉强有点模样,在乡下也不显得丑。我们合计好需要的大小对联数,买来五分钱一张的红纸,在院子里铺桌、裁纸、备墨,选好文字内容,写出配套的横联、竖联、门封。大院门口贴过长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作门封;正堂门是“国逢盛世家家喜,人沐春风步步高”,一些名言警句诸如劝学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励志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倡导勤劳节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也曾入联。

写完主联,还要写一批短春条和方福贴,“抬头见喜”、“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日行千里”等,分别对应贴在堂屋家具、粮囤、养猪圈、架子车等上面,大院门外树上一定要贴上“出入平安”、“六六大顺”。爷爷、父亲和大哥都是三里五村颇有名望的木匠,母亲叮嘱一定要在工具箱贴上“鲁门同心”、“精益求精”等短联。

待墨迹一干,兄弟们默契配合,踩着凳子除旧联,涮面糊,一人在上面贴,一人在下面盯正位置,依序唰唰唰逐一贴齐。“人靠衣服马靠鞍”,在红色春联的辉映、饰衬下,土黄色的院子立马生动、喜庆起来,辞旧迎新的年味跃然而出。每当这时,坐在旁边的爷爷左手执烟袋杆,右手捋着山羊胡,笑呵呵地连声点头称赞:“不赖,中中中……”。

1990之后,大院里的“文化人”先后搬出或到外地工作,2000年之后父母亲也进城生活了,大院里已置换的两层楼房常年空置,竹子、腊梅、月季疯长满院,这写对联的任务就难以为继了。但每到年二十八前夕,我都精挑细选一些尺寸合适、书法大气和寓意美好的春联、单贴送回老家,圆上给大院贴春联的夙愿。

两年前,高寿的母亲安然离世,当年春节前夕,我选购了印制精美的蓝色对联寄回老家,大哥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孙子清扫大院,给大院门贴上“母恩似海”、“贺佳节岁岁平安,迎新春不忘思亲”对联。看着侄子发来的视频,我顿感欣慰:远方游子对母亲的哀思和心愿实现了,大院贴春联也后继有人了。

穿新衣、吃美食等物质生活是年俗的重要部分,是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对自己和家人的犒劳,也寄望来年丰衣足食。小时候早早就盼着过年,就是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而按照大人吩咐参与祭祖、拜年,走亲访友也十分有趣,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其中传承着尊老爱幼、敬重祖先、睦亲友邻的浓浓亲情。

大年三十傍晚和年初一早饭前,是上坟祭祖的时刻,要赶在年夜饭前和新年早上第一餐之前,把第一块肉、第一碗饭敬奉给祖先,再说说家事,报报喜事。因曾历经长期战乱洗劫和复杂的历史动荡,中原的祠堂和牌位习俗已难觅踪影,上坟祭祖是民间祭祀文化的主要方式。

到了年二十八,父亲就开始整制、裁剪纸钱,母亲备好馒头、熟肉等祭品。三十傍晚,我们几兄弟提上篮子,带着鞭炮和火柴,跟随父亲来到村头的祖坟地。父亲在爷爷奶奶合葬的坟前划出桌子形状的圆圈,把祭品一一放进去,招呼大家跪在他身后,一声“爹,娘,起来过年咧,给您们送压岁钱了,该吃年夜饭了”,一边点燃纸钱。1988年除夕祭祖时父亲禀告:“爹,娘,起来过年啦,托您们的福,今年孙子小五考上武汉大学了,咱家现在出三个大学生了。”望着徐徐飘向坟头上空的青烟和纸灰,父亲说:“看,爷爷多高兴!快磕头。”我仿佛看到,爷爷正端坐身体,左手举着烟杆,右手捋着整齐的山羊胡,朗声“不赖,中中中……”。三叩跪拜后,五弟把千头鞭炮绕在坟前,大哥划着火柴,在火花绽放中,炮声陡然响彻空旷的田野。

今年除夕登坟祭祖,是大哥带领儿子、孙子去的,叔叔、堂弟们也不期而遇。置上祭品,烧过纸钱,行过跪拜礼,大哥自豪地告慰娘:“托您的福,今年俩孙子、孙女都被美国名校录取了,咱家也有藤校高材生了,您的孙辈留学的研究生就有三个了!”话音刚落,身旁九岁的大孙子熟练地点燃了万头鞭炮,田野里响起了最为悠长的炮声。想必母亲听罢,一定还会露出慈爱的目光和知足、欣喜的笑容。

诗云“爆竹声声除旧岁”,老家俗语说“有钱没钱,放炮过年”,说的都是炮仗这个过年的特殊象征符号,一通“炮仗满街惊耗鬼”,驱鬼怪逐瘟神,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热闹非凡,大人小孩都喜欢。

大年未到,就能零星听到一些孩子按奈不住燃放的鞭炮声,而高潮集中在三个时段——除夕年夜饭前、午夜新年钟声响起和初一凌晨。小时候物资匮乏,鞭炮常见100头、200头,长挂较少,更多是放个散装炮、摔炮和窜天猴,就是熄火的炮还要小心拨出念芯,或倒出炸药点上。舅舅的村里有制作鞭炮的习俗,兄弟几人曾连续几年在小年后到舅舅家讨上几把散炮和摔炮,像宝贝一样揣回家,感觉特别金贵和心满意足。

1980年前后,农村联产承办责任制如强劲春风吹进中原沃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勤劳的乡亲们迸发出空前高涨的生产热情,家里有粮,手中有钱,心情舒畅,好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过年炮仗明显变长,大院燃放的鞭炮也从五百、一千、几千头到上万头逐年升级,品类丰富、讲究,喜庆诱人,争奇斗艳、万紫千红的各式烟花不断迭代,花样翻新。

近些年,家乡因环境保护曾禁止燃放爆竹烟花,春节安静了,可年味也寡淡了许多。今年春节之前,防控肆虐3年的新冠疫情措施全面优化调整,社会生活迅速回归常态,长期滞留在外的务工人员迫不及待纷纷回家团聚,禁炮令暂时取消,侄子特意买了多款大盘烟花和数万头的特长鞭炮在大院燃放。老家微信群里,此起彼伏响彻大地的隆隆炮声,回荡在大院里面、村子上空和周边村落,直冲夜空璀璨闪耀的烟花“夜放花千树”,到处是“宝烟飞焰万花浓”,一下子驱散了三年疫情的重重阴霾,宣泄了人们心头积郁的压抑,焦虑萎靡的精神重新抖擞焕发起来。

听老家过年的炮声,向来能觉察到年成丰欠。已经66岁的大哥说,今年过年的鞭炮声和烟花阵势之大是他从没遇见过的。这空前的烟花爆竹声势,抒发着家乡百姓对风调雨顺、喜获丰收的感恩之情,寄托着祈盼国泰民安、建设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

“烟花向星辰,所愿皆成真”。年初一,我即与同在外地工作的二哥、五弟相约:明年,我们回老家大院过年!


作者简介:陈春法,男,现就职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兼任深圳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中国金融》、《金融时报》等媒体及银行系统总分行刊物发表文章五十篇以上,曾负责全流程编辑承办分行金融文学与文化月刊10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