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宪民:小人书情结

来源:中国金融网 李宪民   2023年08月18日 22时13分

小人书情结

文/李宪民

周日闲暇,喜欢独自到石门高东街上的古文物市场“淘宝”。一次,见一老伯在摆摊卖小人书,顿时,感到眼睛一亮,快步赶到近前,急切地拿起翻看,竟有些爱不释手:巴掌大小的体积,微微泛黄的纸张,图文并茂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一种久违的感觉瞬间弥漫了心房,童年经历的往事像涨潮的海浪一下子涌上心头。

小人书,顾名思义,就是专供“小人儿”读的书。它又名连环画,是一种以环环相扣的图画,配以简洁的文字,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儿童读物。

说起小人书,凡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谁没有和它结过缘呢?那时,没有电视,电影又少,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人书就成了孩子们启蒙的课外读物。

印象中,在那个物质、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小人书扮演的角色比古代私塾念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吃重。其一图文并茂,言简意赅,不象“三百千”充满之乎者也,读来枯燥乏味,而是示以生动活泼的图画,辅以妙趣横生的文字,即使不认字,凭着人物的眼神、动作、表情也能把故事猜个八九不离十;其二体积小,大多64开本,巴掌大小,易于携带;其三,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古今中外、神话传说、名著经典、电影戏曲…无所不包,因而成为那个时代老少皆宜的精神食粮。

那时,我正值七、八岁的光景,刚在村里上二年级。爹在城里上班,半月才回来一趟。一天傍晚,爹回家后把我叫到跟前,从黑挎包里掏出一本崭新的小人书,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木偶奇遇记》的书名和封面。尽管里面的字大都不认得,但借助插图加之连蒙带猜,我竟然结结巴巴地说出了大致的意思,喜得爹娘只夸我是读书的料。特别是“匹诺曹”因撒谎而鼻子变长的形象,更是刀刻斧凿般刻在我的脑海里。

面对刚到手的第一本小人书,哪里还舍得放下片刻。那几天,就连睡觉也要把它压在枕下,半夜醒来也忘不了摸一摸,心里才觉得踏实。这本书前后不知读过多少遍,到后来连人物的对话也背得滚瓜烂熟,才依依不舍地锁进自己专门用来存放小人书的小木箱。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几毛钱、十几元甚至上百元也许根本不算个钱。可那时,一本薄点的小人书刚卖毛把钱,厚点的才2、3毛,在书摊租一本看才1、2分钱,够价廉物美的吧。可就是这点开销,让好多人家不得不望“书”却步。那时,大多数庄户人的光景过得像筛子,一个壮劳力在地里拼死累活受一天,才挣一个工分,一个工分折算几毛钱,用来量盐买油都不够,谁家还有闲钱再给孩子买书奢侈?!

但是,既然生活在我面前已经打开了一扇窗,渴望看到更多的小人书,急于了解窗外世界的心情像决堤的洪水,怎能拦得住呢?

为满足自己阅读的欲望,我是挖空了心思:逢年过节,挣得压岁钱再舍不得买零嘴,攒下买书;平常,家里的酱油醋用完了,自告奋勇去跑腿,一毛钱只打上8分,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能赚2分;刷牙时故意多挤牙膏,为的是觊觎牙膏皮;甚或有一回爹喝的酒还有小半瓶,趁人不备倒掉以便卖瓶子;夏天来了上山拾知了猴(学名:蝉脱),那时供销社一两的收购价0.7元,这是多大的诱惑!许是挣钱心切,曾多次冒险捅树上的马蜂窝,如此在和马蜂的激战中,不得不屡屡上演好莱坞大片“生死时速”,饶是我跑得像兔子,最终还是被如影随形的马蜂狠狠亲几口,害得我不止一次哭爹喊娘。

就这样,在环境和欲望的博弈中,靠着坚韧和执着,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我硬是完成了上百本小人书的原始积累,足足装满一个小箱,在小伙伴面前一跃成了“暴发户”。一有空闲,我便把它们取出来,一一摊在桌子上,像老葛朗台数金路易一样,贪婪地逐一检视。  

在这些小人书里,我不仅结识了诸葛亮、岳飞、林则徐、刘洪、黄继光、雷锋、刘胡兰……等等光辉的人物;还记住了保尔、冬妮娅、福尔摩斯、卓娅和舒拉、冉阿让、哈姆雷特、葛朗台等这些拗口的外国人名;多少次,在昏黄的油灯下,为刘胡兰视死如归而血脉赍张,为嘎子的机智勇敢击节叫好,为关羽败走麦城扼腕叹息,为黛玉葬花黯然神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由喜读“小人书”起步,过渡到爱看文史哲、中外名著等大书。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爱上了舞文弄墨,走上了热爱文学之路,在行里专事文字宣传工作,迄今先后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几百篇,先后被吸收加入省、市作家协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首昨日,我觉得一切源于“小人书”这个启蒙老师,是它陪我度过了辛酸的童年,让我在很小的年龄懂得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那里面的一切,让我一辈子受用不尽。

感谢你,小人书。我的启蒙老师,我的人生益友!  

作者简介:李宪民,河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金融作协理事,现供职某国有金融机构。


相关资讯

李宪民:小人书情结

来源:中国金融网 李宪民   2023年08月18日 22时13分

小人书情结

文/李宪民

周日闲暇,喜欢独自到石门高东街上的古文物市场“淘宝”。一次,见一老伯在摆摊卖小人书,顿时,感到眼睛一亮,快步赶到近前,急切地拿起翻看,竟有些爱不释手:巴掌大小的体积,微微泛黄的纸张,图文并茂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一种久违的感觉瞬间弥漫了心房,童年经历的往事像涨潮的海浪一下子涌上心头。

小人书,顾名思义,就是专供“小人儿”读的书。它又名连环画,是一种以环环相扣的图画,配以简洁的文字,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儿童读物。

说起小人书,凡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谁没有和它结过缘呢?那时,没有电视,电影又少,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人书就成了孩子们启蒙的课外读物。

印象中,在那个物质、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小人书扮演的角色比古代私塾念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吃重。其一图文并茂,言简意赅,不象“三百千”充满之乎者也,读来枯燥乏味,而是示以生动活泼的图画,辅以妙趣横生的文字,即使不认字,凭着人物的眼神、动作、表情也能把故事猜个八九不离十;其二体积小,大多64开本,巴掌大小,易于携带;其三,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古今中外、神话传说、名著经典、电影戏曲…无所不包,因而成为那个时代老少皆宜的精神食粮。

那时,我正值七、八岁的光景,刚在村里上二年级。爹在城里上班,半月才回来一趟。一天傍晚,爹回家后把我叫到跟前,从黑挎包里掏出一本崭新的小人书,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木偶奇遇记》的书名和封面。尽管里面的字大都不认得,但借助插图加之连蒙带猜,我竟然结结巴巴地说出了大致的意思,喜得爹娘只夸我是读书的料。特别是“匹诺曹”因撒谎而鼻子变长的形象,更是刀刻斧凿般刻在我的脑海里。

面对刚到手的第一本小人书,哪里还舍得放下片刻。那几天,就连睡觉也要把它压在枕下,半夜醒来也忘不了摸一摸,心里才觉得踏实。这本书前后不知读过多少遍,到后来连人物的对话也背得滚瓜烂熟,才依依不舍地锁进自己专门用来存放小人书的小木箱。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几毛钱、十几元甚至上百元也许根本不算个钱。可那时,一本薄点的小人书刚卖毛把钱,厚点的才2、3毛,在书摊租一本看才1、2分钱,够价廉物美的吧。可就是这点开销,让好多人家不得不望“书”却步。那时,大多数庄户人的光景过得像筛子,一个壮劳力在地里拼死累活受一天,才挣一个工分,一个工分折算几毛钱,用来量盐买油都不够,谁家还有闲钱再给孩子买书奢侈?!

但是,既然生活在我面前已经打开了一扇窗,渴望看到更多的小人书,急于了解窗外世界的心情像决堤的洪水,怎能拦得住呢?

为满足自己阅读的欲望,我是挖空了心思:逢年过节,挣得压岁钱再舍不得买零嘴,攒下买书;平常,家里的酱油醋用完了,自告奋勇去跑腿,一毛钱只打上8分,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能赚2分;刷牙时故意多挤牙膏,为的是觊觎牙膏皮;甚或有一回爹喝的酒还有小半瓶,趁人不备倒掉以便卖瓶子;夏天来了上山拾知了猴(学名:蝉脱),那时供销社一两的收购价0.7元,这是多大的诱惑!许是挣钱心切,曾多次冒险捅树上的马蜂窝,如此在和马蜂的激战中,不得不屡屡上演好莱坞大片“生死时速”,饶是我跑得像兔子,最终还是被如影随形的马蜂狠狠亲几口,害得我不止一次哭爹喊娘。

就这样,在环境和欲望的博弈中,靠着坚韧和执着,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我硬是完成了上百本小人书的原始积累,足足装满一个小箱,在小伙伴面前一跃成了“暴发户”。一有空闲,我便把它们取出来,一一摊在桌子上,像老葛朗台数金路易一样,贪婪地逐一检视。  

在这些小人书里,我不仅结识了诸葛亮、岳飞、林则徐、刘洪、黄继光、雷锋、刘胡兰……等等光辉的人物;还记住了保尔、冬妮娅、福尔摩斯、卓娅和舒拉、冉阿让、哈姆雷特、葛朗台等这些拗口的外国人名;多少次,在昏黄的油灯下,为刘胡兰视死如归而血脉赍张,为嘎子的机智勇敢击节叫好,为关羽败走麦城扼腕叹息,为黛玉葬花黯然神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由喜读“小人书”起步,过渡到爱看文史哲、中外名著等大书。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爱上了舞文弄墨,走上了热爱文学之路,在行里专事文字宣传工作,迄今先后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几百篇,先后被吸收加入省、市作家协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首昨日,我觉得一切源于“小人书”这个启蒙老师,是它陪我度过了辛酸的童年,让我在很小的年龄懂得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那里面的一切,让我一辈子受用不尽。

感谢你,小人书。我的启蒙老师,我的人生益友!  

作者简介:李宪民,河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金融作协理事,现供职某国有金融机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