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杨:家
来源:中国金融网 陈杨 2023年09月29日 10时06分
家
文 / 陈杨
鲑鱼洄游,一条鱼创造了大自然的神话。过年、回家,一群人谱写了迁徙的壮举。岁末的钟声敲响,回家的步伐匆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穷的、富的,全没有了往日的杂乱和喧嚣。收拾行李,赶往机场。启动车辆,汇入洪流。一个个像音符般被精准定位,共同奏响炎黄子孙“过年、团圆”的华丽乐章。
“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一血缘的一家人的枝叶相拥。”(冯骥才《除夕情怀》节选) --这便是“过年、回家”能带给我们的温情与记忆,亘古不变。
家,是每个中国人情感的最后归宿。开心时,回家,分享成功的喜悦;失意时,回家,寻求心灵的慰藉;年少时,离家,追求鹰的翱翔;年老时,归家,绿叶对根的眷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总有一些东西贯穿于你我的生命,那便是过年时亲人间的团圆。
春之柔情,唤醒了沉睡的万物。踏着明媚的阳光,我们外出谋生,如蜜蜂般勤劳,如工蚁般忙碌。一年之计在于春,绽放的嫩芽充满了对生命绿色的的渴望,生活的憧憬令双眼熠熠闪光。“采花酿为粮,仓廪自充实”。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期待,日子如蜜桔,甜甜的挂在枝头。
夏之忙碌,用汗水书写青春。田间地头,汗流浃背。工厂车间,风驰电掣。南山的科技园,灯火通明。深圳的天空是湛蓝的,深圳人的脚步是匆忙的。“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夏的炙热,如生命中的烈火,熊熊燃烧,酣畅淋漓。
秋之雅韵,韵在深秋。千顷良田瓜果飘香,如国画般泼墨写意,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年青人,收获了爱情。中年人,夯实了事业。老年人,享受着子孙绕膝。“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是喧闹的,也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尽情的品尝到每一份收获的喜悦。
冬之严寒,不期而遇。欢愉的笑声变得久违,团圆的日子近在眼前。白发的长者在村口的大树下一遍遍眺望,黄土高坡上妻儿在寒风中望眼欲穿。
“有过痛苦,才知众生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周星驰曾说过,一个人要经历很多很多的痛苦,才能得到一点点的笑声…。
零点的街头,酒醒的孤单与落寞在空荡荡的黑夜中彷徨。新年的钟声在午夜准时敲响,掠过耳畔,划过天际,坠落海洋。夜,漫长的令人煎熬。夜,寂静的令人窒息。一座座冰山悄然袭来,如“泰坦尼克号”陨落时的重演…。
“一直一念一浮生,一悲一喜一枉然。”佛之语,让冬天的落叶有了些许的禅意。人生如一叶扁舟,在时间的长河中,亲吻过春的希冀,怀抱过夏的激情,品尝过秋的收获,理应淡定面对冬的严寒,时刻准备着下一个“春生”的涅槃。放下即解脱,放下即从容。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脸颊的泪,是减压、是释怀,更是一种和解......
虎年岁末的钟声再次敲响,回家团圆的喜悦传遍了大江南北。
打开那把锁,推开那扇门,拉开那扇窗;让阳光洒进,让风儿吹来,让太久的“牵绊”在老宅的角落里悄悄的落地、静静的绽放;一点点擦拭家具,让岁月不要淹没那段尘封的片段;一件件抚摸衣衫,让指尖感知的温度不要那么快地逝去;一次次凝望,让双眼如婴儿般贪婪吮吸对家的渴望;老宅陈旧,却不舍将它推倒重建,那里有家的温馨与记忆。不愿挪动一桌一椅,那里有生命中亲人共同留下的印记;煮雪烹茶,红炉温酒,这才是家应有的模样…。
“河里生,海里长,故土亡”,鲑鱼洄游,给予了我们对家与生命的思索。家,是停泊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 家,是灵魂得以安放、重生的“庇护所”。
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融化了心中的坚冰。一双双关切的双眸,让身心如沐春风。亲情,是血浓于水。家人,是疗伤的良方。
年,是天地轮回的根。年,是四季放歌的韵。年,是血脉传承的情;人生如虹,无痛不快。岁月苍老了容颜,却成熟了心智。
转眼就是一年,转瞬便是一生。与过去作别,开始新的旅程。沐浴春日的微风,感恩冬日的暖阳。风景如斯,细雨润泽。总有一杯酒,未饮人先醉。总有一个年,让人终身难以忘怀。总有一个家,让你魂牵又梦绕。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陈杨,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