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雾中品味北京的历史与繁华

来源:何世红   2025年07月02日 15时07分

2025年7月2日办公室窗前拍摄1.jpg


何世红 / 文


2025年7月2日的北京,阵雨刚敛去最后一滴雨珠,大雾便漫过护城河的石栏,漫过胡同里斑驳的砖墙,漫过CBD玻璃幕墙上未干的水痕。整座城像被浸在温润的玉髓里,连空气都带着湿漉漉的诗意。


站在办公室窗前眺望,往日清晰的天际线变得写意起来。中国尊的尖顶刺破雾层,又被更浓的雾气温柔包裹,像支悬在半空的银簪,将现代北京的天际线别在乳白的天幕上。风过时,雾霭流动,那玻璃幕墙反射的微光忽明忽暗,恍若远处写字楼里不灭的灯火,在历史的褶皱里闪烁。


转身望向西南,故宫的角楼正浮在雾海之上。琉璃瓦的金辉被雾气滤成淡淡的暖黄,飞檐上的走兽探出半个身子,似从云端踏雾而来。红墙在雾中晕成朦胧的胭脂色,墙根处的青苔洇着水汽,与六百年前宫人们踩出的砖缝里的湿气,在此刻悄然相遇。


胡同里的鸽哨穿透浓雾,惊起几片沾着水珠的银杏叶。白塔寺的塔刹在雾中若隐若现,塔铃的轻响混着远处地铁进站的提示音,像支跨越时空的二重奏。穿校服的学生踩着水洼跑过,书包上的反光条与胡同墙根的门墩石,在雾里构成奇妙的叠影。


雾渐薄时,阳光从云隙漏下,给中国尊的玻璃幕墙镀上金边,也给故宫的脊兽描了层亮线。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锋芒,在这场大雾里褪去了棱角,化作水墨长卷上晕染的笔触 —— 原来繁华从不是割裂的风景,是雾中红墙与摩天楼的剪影,共同托举的人间烟火。


相关资讯

在大雾中品味北京的历史与繁华

来源:何世红   2025年07月02日 15时07分

2025年7月2日办公室窗前拍摄1.jpg


何世红 / 文


2025年7月2日的北京,阵雨刚敛去最后一滴雨珠,大雾便漫过护城河的石栏,漫过胡同里斑驳的砖墙,漫过CBD玻璃幕墙上未干的水痕。整座城像被浸在温润的玉髓里,连空气都带着湿漉漉的诗意。


站在办公室窗前眺望,往日清晰的天际线变得写意起来。中国尊的尖顶刺破雾层,又被更浓的雾气温柔包裹,像支悬在半空的银簪,将现代北京的天际线别在乳白的天幕上。风过时,雾霭流动,那玻璃幕墙反射的微光忽明忽暗,恍若远处写字楼里不灭的灯火,在历史的褶皱里闪烁。


转身望向西南,故宫的角楼正浮在雾海之上。琉璃瓦的金辉被雾气滤成淡淡的暖黄,飞檐上的走兽探出半个身子,似从云端踏雾而来。红墙在雾中晕成朦胧的胭脂色,墙根处的青苔洇着水汽,与六百年前宫人们踩出的砖缝里的湿气,在此刻悄然相遇。


胡同里的鸽哨穿透浓雾,惊起几片沾着水珠的银杏叶。白塔寺的塔刹在雾中若隐若现,塔铃的轻响混着远处地铁进站的提示音,像支跨越时空的二重奏。穿校服的学生踩着水洼跑过,书包上的反光条与胡同墙根的门墩石,在雾里构成奇妙的叠影。


雾渐薄时,阳光从云隙漏下,给中国尊的玻璃幕墙镀上金边,也给故宫的脊兽描了层亮线。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锋芒,在这场大雾里褪去了棱角,化作水墨长卷上晕染的笔触 —— 原来繁华从不是割裂的风景,是雾中红墙与摩天楼的剪影,共同托举的人间烟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