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上半年业绩远超预期,信贷投放精准助力实体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9月01日 08时45分
8月29日,中国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多项业绩指标表现亮眼,远超市场预期,同时信贷投放精准发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上半年,中国银行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94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税后利润1261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 亿元,同比保持平稳且变动趋势较一季度改善。净息差1.26%,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0%,净资产收益率(ROE)9.11%,成本收入比25.11%,均保持在合理区间。截至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3%;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4.85%。
信贷投放精准助力实体
在信贷投向上,中国银行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求,加大了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境内机构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加1.41万亿元,增长7.72%。其中,设备更新贷款余额超900亿元,投向制造业的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99%,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2%,有力地支持了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同时,中国银行积极助力扩内需促消费,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42%。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5720亿元,增幅12.93%。此外,中行还按照国家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实现同比提升。
扎实做好 “五篇大文章”
中国银行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五篇大文章” 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金融方面,截至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授信户数16.11万户。绿色金融领域,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比上年末同口径增长16.95%,境外绿色贷款居彭博多个排行榜中资银行第一。普惠金融方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6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39%;涉农贷款余额2.87万亿元,较年初新增3674亿元,增幅14.69%。养老金融业务持续推进,发行 “中银・中铁银通社保卡”,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托管资金规模位居市场前列。数字金融加速赋能,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8.59%,数字人民币消费额保持市场领先。
风险防控扎实有效
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7.39%。首批完成1650亿元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57%、18.67%,较上季度末(增资前)分别提升0.75个百分点、0.69个百分点,资本实力稳步增强,为应对风险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度分析与评论
中国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凸显了其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稳健经营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尽管面临净息差收窄等行业共性挑战,但中行通过优化收入结构,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9.17%,有效对冲了部分压力。在信贷投放上,精准聚焦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不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也为自身业务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在 “五篇大文章” 方面的积极推进,展现了中国银行的战略前瞻性和创新能力。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的领先地位,有助于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的发展,则切实满足了小微企业和民生领域的金融需求。数字金融的加速赋能,进一步提升了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风险防控方面,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和资本实力的增强,表明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上半年的业绩为 “十四五” 规划收官和 “十五五” 规划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经营策略和实践经验也为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