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
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骆芃芃推动中国篆刻艺术走进高校、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协办的“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艺术学科建设座谈会于4月26日上午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原副部长赵少华,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胡孝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书法家协会、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国家民族画院、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荣宝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展览开幕式。
本次展览的举办,旨在展示当前篆刻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优秀成果,同时挖掘和发现优秀教师和青年学子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作能力,使篆刻艺术的教学和篆刻艺术学科建设在高等院校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本次展览参展高校共有133所,参展作者共计557人(高校教师203人,高校学生354人)。26日开幕的展览,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各高等院校篆刻教学质量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在书法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当下,篆刻学科的健全发展,意义重大。本次展览将成为考察当代篆刻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对于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大有裨益。
教学相长——骆芃芃在“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在春花怒放的时节开幕了!来自全国130多所高校师生创作的近600件篆刻作品正如那朵朵的春花,争奇斗艳,春色满园。
2022年的疫情过后,我们不仅迎来了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春天,也迎来了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春天!
“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正是在这样的大好时光里开幕的。这个展览从策划、组织展品到设计展厅、装饰展品历时一年之久。我们组织了133所具有篆刻教学课程的大学师生创作了557件印屏,近5000个印拓。为了拓展篆刻艺术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我们还精选了各种具有科普教育性质的印材、原石、纽制作品以及印泥、刻刀等印文化产品。另外还有各高校送来的教学成果书籍。展品丰富,看点多元。
这个展览体现的是篆刻教学的成果,篆刻创作的成果,印屏设计的成果,篆刻理论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中国篆刻非遗项目走进高校的重要成果!
这个展览在我们重点突出篆刻教学成果的同时,还调动了篆刻艺术装置、灯光效果、高科技电子触摸屏等手段,彰显了篆刻艺术的多重魅力。
书法和美术并入一级学科,作为与书法艺术紧密相连的篆刻艺术,加强学科建设,对书法学科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深深地感到,世上有两种职业最伟大,一种是医生,一种是教师。医生救治的是人的身体健康,教师救助的是人的心灵。
孔夫子说“教学相长”,千真万确。其实,我们在什么时候都是学生,我们是学生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生。
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致敬!篆刻艺术的教与学是学生与老师之间永远都做不完的功课。
祝大家生活幸福!身心美好!
2023.4.25
展览作品
展览现场
开幕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