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摄影号
加载中...
打赏用户
{{item.NickName?item.NickName :"微摄用户"}}
{{item.Title}}
{{item.Title}}
{{storyInfo.NickName}}
您正在为《{{storyInfo.Title}}》打赏
输入金额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toryInfo.Title}}
举报
作者最新摄影号
{{item.Title}}
举报
何世红:在梦幻的晨光里感受睡意中的北京
何世红/图文
2025年7月7日凌晨4点,闹钟还没来得及响,我已轻手轻脚走出家门。办公楼的电梯在寂静中爬升,推开办公室门时,窗外的北京仍浸在浓淡不一的墨色里。将相机架在窗台,镜头对准东方天际线 —— 这是连续第三周,我在此时守候日出。
4点10分,云层先有了动静。原本厚重的灰蓝渐渐洇开米黄,像宣纸上晕染的淡墨,又似老茶盏边缘沉淀的暖光。4点20分,第一缕金芒刺破云层,给中国尊的玻璃幕墙镶上细边,反射的光在晨雾中抖落,像揉碎的星子坠入人间。
按下快门的瞬间,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初到北京的清晨。那时站在出租屋阳台,望见的是胡同屋顶的灰瓦连绵,如今镜头里,故宫的角楼浮在雾霭中,飞檐与远处中国尊的尖顶在晨光里完成对话。快门声里,藏着城市的迭代,也映着自己从青涩到沉稳的轨迹。
5点整,太阳完全升起,米黄色云霞铺满天际。故宫的琉璃瓦泛出温润光泽,现代楼宇的轮廓渐次清晰,所有线条都柔和得恰到好处。将这帧画面上传至微摄时,备注写了 “在梦幻的晨光里感受睡意中的北京”。很快收到留言,有摄友说 “看出了时光的厚度”,也有陌生人问 “这是北京哪处视角”。
原来,每座城市的晨光里,都藏着无数人相似的守候 —— 为美停留,为变迁感慨,为那些在静默中生长的力量而动容。而镜头,不过是让这份共鸣跨越山海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