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金融数据治理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3年08月31日 09时14分

1.JPG

图: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万进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何世红摄

中国金融网北京8月31日电  由中国金融杂志社、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金融数据治理论坛” 8月31日在北京青海喜来登大酒店隆重举行。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工信部等监管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金融学会等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科技企业华为、先进数通公司,厦门国际银行、软通动力、神州数码公司和国内数据治理研究方面的各方专家和代表近300人出席了论坛。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陈立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信部一级巡视员王蔚、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巡视员许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单强、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竑、交通银行数据管理与应用部副总经理张静、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总监张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金融云CTO刘云涛、北京先进数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金麟、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金融事业群助理副总裁孙洪军、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黄万忠等领导和专家发表了精彩演讲和分享。论坛对推动我国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万进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称,当前,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并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成为新经济形态重要的驱动力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近半壁江山。同时,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同样位居全球第二。

蒋万进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数据要素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业既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也是一股重要的推进力量。金融业本身是数据密集行业,金融行业在对数据价值的认识、数据积累能力、数据运用方面也大大领先于其他行业,成为数据积累和应用的先行者。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自身推进转型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防控金融风险、增强业务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工具,也成为金融行业层面修补触达短板、提升金融覆盖率,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重点抓手。

在此背景下,2020年10月,中国金融出版社在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与价值提升”为主题,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一起,成功主办了首届“中国金融数据治理论坛”,在社会上特别是金融领域引发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历经三年时间,金融数据技术、应用和治理,无论是在顶层设计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在蹄疾步稳地向前推进和发展。在政策层面,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月,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数字化转型工作目标,对于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发挥好数据要素的核心价值指明了方向。2023年7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在实践层面,金融机构在数据治理与应用领域不断探索前行,在系统平台建设、组织架构等层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建立了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越来越多的上市银行在业绩年报中披露数据治理相关情况。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许多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例如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孤岛、数据质量不高,外部数据标准不统一、使用难度和成本较大,以及现有数字技术供给与金融业务需求脱节等问题。完善数据治理仍然是金融机构挖掘业务发展潜力、推动金融数字化发展的当务之急,金融业需进一步健全金融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使用、共享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问题导向的数据治理框架,使数据治理能力与新技术应用相融合,与业务创新相统一,与机构转型升级相协调。同时,进一步明晰数据产权,畅通数据交易流通,健全数据权益分配机制,推进原始数据要素化、资源化、资产化,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价值。

随着金融机构对于数据的深度挖掘和使用,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金融数据使用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数据安全保护法律框架日益完善,数据的规范采集和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金融业的稳健合规运行和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保护。在金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鼓励金融创新与维护金融安全的平衡,实现数据要素生产力充分发挥和弥合“数字鸿沟”的平衡,是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数字化发展是金融业践行初心、行稳致远、守正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金融领域专业权威的出版机构,中国金融出版社是金融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金融管理部门开展政策宣传、推动政策实施的重要渠道,引导社会舆论、推动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主办方之一的《中国金融》杂志,创刊于1950年10月,是金融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期刊,在我国经济金融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为进一步推动数据治理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在相关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还新增了“金融数据治理优秀案例推荐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广泛征集、严格评选,论坛揭晓了在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数据应用和价值创造、数据要素市场化三方面的20个获奖优秀案例。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金融金融数据治理论坛,将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政策解读,加强同业广泛交流,形成产业发展共识,凝聚行业奋进合力,把积累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化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生产力,协力促进金融数据应用与治理的蓬勃发展。

WechatIMG164.jpg

相关资讯

第二届金融数据治理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3年08月31日 09时14分

1.JPG

图: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万进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何世红摄

中国金融网北京8月31日电  由中国金融杂志社、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金融数据治理论坛” 8月31日在北京青海喜来登大酒店隆重举行。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工信部等监管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金融学会等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科技企业华为、先进数通公司,厦门国际银行、软通动力、神州数码公司和国内数据治理研究方面的各方专家和代表近300人出席了论坛。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陈立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信部一级巡视员王蔚、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巡视员许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单强、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竑、交通银行数据管理与应用部副总经理张静、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总监张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金融云CTO刘云涛、北京先进数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金麟、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金融事业群助理副总裁孙洪军、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黄万忠等领导和专家发表了精彩演讲和分享。论坛对推动我国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万进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称,当前,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并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成为新经济形态重要的驱动力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近半壁江山。同时,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同样位居全球第二。

蒋万进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数据要素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业既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也是一股重要的推进力量。金融业本身是数据密集行业,金融行业在对数据价值的认识、数据积累能力、数据运用方面也大大领先于其他行业,成为数据积累和应用的先行者。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自身推进转型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防控金融风险、增强业务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工具,也成为金融行业层面修补触达短板、提升金融覆盖率,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重点抓手。

在此背景下,2020年10月,中国金融出版社在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与价值提升”为主题,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一起,成功主办了首届“中国金融数据治理论坛”,在社会上特别是金融领域引发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历经三年时间,金融数据技术、应用和治理,无论是在顶层设计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在蹄疾步稳地向前推进和发展。在政策层面,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月,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数字化转型工作目标,对于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发挥好数据要素的核心价值指明了方向。2023年7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在实践层面,金融机构在数据治理与应用领域不断探索前行,在系统平台建设、组织架构等层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建立了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越来越多的上市银行在业绩年报中披露数据治理相关情况。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许多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例如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孤岛、数据质量不高,外部数据标准不统一、使用难度和成本较大,以及现有数字技术供给与金融业务需求脱节等问题。完善数据治理仍然是金融机构挖掘业务发展潜力、推动金融数字化发展的当务之急,金融业需进一步健全金融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使用、共享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问题导向的数据治理框架,使数据治理能力与新技术应用相融合,与业务创新相统一,与机构转型升级相协调。同时,进一步明晰数据产权,畅通数据交易流通,健全数据权益分配机制,推进原始数据要素化、资源化、资产化,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价值。

随着金融机构对于数据的深度挖掘和使用,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金融数据使用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数据安全保护法律框架日益完善,数据的规范采集和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金融业的稳健合规运行和金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保护。在金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鼓励金融创新与维护金融安全的平衡,实现数据要素生产力充分发挥和弥合“数字鸿沟”的平衡,是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数字化发展是金融业践行初心、行稳致远、守正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金融领域专业权威的出版机构,中国金融出版社是金融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金融管理部门开展政策宣传、推动政策实施的重要渠道,引导社会舆论、推动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主办方之一的《中国金融》杂志,创刊于1950年10月,是金融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期刊,在我国经济金融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为进一步推动数据治理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在相关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还新增了“金融数据治理优秀案例推荐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广泛征集、严格评选,论坛揭晓了在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数据应用和价值创造、数据要素市场化三方面的20个获奖优秀案例。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金融金融数据治理论坛,将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政策解读,加强同业广泛交流,形成产业发展共识,凝聚行业奋进合力,把积累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化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生产力,协力促进金融数据应用与治理的蓬勃发展。

WechatIMG164.jpg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