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斐以河流之名,探求人类生存背景和精神状态

来源:中国金融网 夏子   2023年09月15日 15时47分

张斐以河流之名,探求人类生存背景和精神状态

文/夏子

张斐快递给我一本诗集《苏帕河》,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了一行字,‘’万物动与不动,但没有什么可以抗拒风。

……《秋风》……

这是一个记者,或者近乎人类学家的记者,平静而冷漠,恰如这《向死而生》的苏帕河,开门见山,又一针见血。

在这本诗集里,诗人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体验方式: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水是用来解渴的,火是用来驱寒的——这些都与诗无关,要进入诗就必须进入水自身的渴意和火自身的寒冷”。换句话说,诗人的意义不在于抒情,而在于体验。不在于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变形,而在于释放出物体自身所困闭着的意味,隐喻自身某种意向,幻想,祈祷,或者干脆就是异想天开。

当然,这是借喻意义上的说法。从明朝初期血雨腥风,没落兴衰到21世纪的霓虹闪烁,繁荣盛世,张斐以记者的眼光,审视作为诗人笔下的《苏帕河》,写尽了苏帕河的肃杀以及月黑风高。汩汩的激流,广袤的原野,茫茫森林,哪怕是一朵桃花……说实话,这一切都饱含深深的忧虑。而这种忧虑并没有外溢,却深藏在每一首诗的字里行间……

它是大地不愈的伤口/有生以来,向干涸而流/奋力将自己从大地抽离/爆裂出一根骨头/在寂静中交出自己/庆幸岸上再无李白和项羽/那默默水流就是白刃/划向世界胸口。向下沉去;河水穿越胸膛,连收获也变得沉重,像鸟儿装满谷粒/沉甸甸的忧思。

这些从来都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夸大,而是诗人对事物体验的心理现实。对一个诗人来说,无所谓乐景、哀景,重要的是准确地把握住它们,“进入水自身的渴意和火自身的寒冷……”。在诗人看来,这些景观无所谓美好与否,所以,她以反讽的口吻,不急不慢的姿态,反省着苏帕河的过去,现在,以致将来。诗人内心也像河流一样,不急不慢,流行远方,它似乎是在打捞千古的童话,又是在梦呓般诉说自己的种种烦恼与苦闷。一如忧郁悲秋的诗人,从果实里哭泣着走来,当艺术进入一定的阶段,就不应再有意识窄小的诅咒诗人、流泪诗人,“世界存在着,如此而已”。今天,已不是伤感的、自我中心的浪漫主义时代,秋天也变成了“冷血的”。艺术家要想为艺术的圣殿继续供奉自己的热情,必须具备像自然一样宁静、深邃、不为一时心境所动的精神境界。“放声痛哭”也罢,“放声歌唱”也罢,在今天都离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是那么遥远,它注定需要人民大众的营养供给。

诗集中,张斐用告白式的语言说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人类生存背景和精神状态的需求,立竿见影,一下挑明自身明显的态度。

“我在光下/栽种四月的寂寞/手机落下的雨水/边开边落的花/在空气中漂浮/收起水色之光/好像一只鸟衔着寂寞/用翅膀狠狠地拍打着风。我在风中/铺边角卷曲的四月/摇着舟楫/扇着梅洛团扇/渡到潮湿炎热的等待中/我就想坐在热带的鱼尾葵下面/厚而硬的羽状全裂叶,让我获得一种坚实的疼。葵下面艺术家在今天意味着,她必须是这个世界中最真实的人,内心孤独,不予言说,必须独立承担自己的命运,四月是春桃花开的季节,作者是自己命运的诠释者,她似乎能破解自己以及外力给予的密码甚至干扰,这就已经足够了。

张斐在诗集的作者简介一栏,只有几个字,“张斐,应该是个诗人”,我觉得她不仅应该是个诗人,还是一个直面现实的诗人记者,作为香港文汇网的副总监,我想她的言辞一定是睿智的,思想是深刻的,文笔是犀利的,她始终以体验者的身份走进《苏帕河》的现场,现场采访,现场报道,向广大观众切入主题,我忽然就明白了关于诗歌的全部意义,暗自给读者留下一条幽径,让大家有沿途采访,精彩呈现的部分,就是现场报道。

纵观张斐的诗作,对于自我的书写形式变化,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与自我或作为自我化身的“他者”对话勾勒理想的《苏帕河》。

如前文所言,《断春》:辽阔的荒原,石缝中/挤出带泥的雷/这是灯的起点/也是风的终点/转瞬,一切将不复存在/也不复再现/凋零是唯一的呐喊,在照亮生命的光下/死亡随时发生。这些哲学意蕴丰富的诗句,都是专门为故乡,为《苏帕河》而写的。

原以自我为中心,在与本我、超我的对话中,用《最后一顿桃花》的命运凸显超物欲的精神“我”通过《最后一躲桃花》将理想中的“我”作为沟通、寄语的对象直抒胸臆,不惜将肉身的渺小之“我”作为整个宏大精神象征物——大自然的陪衬;这最后一朵桃花,把盛开镌刻在女子的木梳上,追慕、赞叹古典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塑造守护脆弱文明,以纯粹艺术之美拯救众生的自我理想形象。张斐确实应该是个有社会良知的诗人,无论是记者,是编辑,是总监,但作为诗人,诗歌中对于典型人物及其作品的模仿,同时对于特殊意象,尤其是自然界中意象的描写,看似与“我”没有显然关联,实则无处不是“我”,暗含“我”的眼光与价值尺度。

二,景物抒写特殊意象借此抒情言志。诗集的第三辑《兰芝常生》中,收集了《黄金木棉》《挖》《荒年》《风钻机》《一片玉米地》《玉雕师》《雕玉》《美玉英雄》《碎玉》《玉人》《石斛倾晨》《兰》《紫莹仙株》等主题诗中,我们找到了张斐的核心意象黑土馈赠的仙宝“承续了云南那块深山宝地丰富的矿资源,这便是七彩云南的宝贵财富,七彩云南不愧为七彩承续了张斐家乡宝山《苏帕河》一以贯之的“类”意象群的神性特征,而诗篇中的河流更是痛悼鱼类的死亡,河水与鱼的神色悲哀,落落寡合的形象。鸟类背脊肮脏,在水面来回游动,肮脏的外表与高尚的内里形成鲜明对比,凄清的冬日乡村与小鸟的悲凉神色融为一体。“一场大水在它高尚的翅下堆积”,河流既是实写又是虚写,雪带给人冰清玉洁、纯净的联想,同时又覆盖了世间万物,掩盖实存的肮脏,大雪在天鹅高尚的翅下堆积,一只虽郁郁寡欢却不失高贵的形象跃然纸上,冰冷的雪一如天鹅的“寒冷胸腔”,暗涌在天鹅内心的忧伤情感也隐隐可见。诗歌在中间部分才揭露孤独天鹅的痛苦根源:另一只天鹅之死。另一只天鹅也曾在水中自在巡游,攫取欢乐,直到因故陨落。行文至此,诗人的语气陡然一变,前文都是以第三人称“它”叙事抒情,诗篇的最末三行,突然转至第一人称“我的爱人”:“我的爱人轻轻叫喊,像鱼”,在此处,凄怆的孤独天鹅俨然和诗人的自我融为一体,见证了友人的逝世,曾经欢乐的场景历历在目,历经世俗的打击,诗人的“自我”仍旧如天鹅,高贵纯粹,背脊肮脏,一如《但愿》中身披尘土,出现在马路对面的“精神之我”,历经坎坷仍不失本真。除动物外,自然界的植物乃至自然现象,诸如“云”、“雨”、“星”、“光”等洁净之物都是张斐诗歌作品中常见的描写对象。如组诗《小黑山腹部(之一)》中,“随着铁器呼喊,尘土血一样飞溅山谷,京东正在书上筑巢的鸟”被赋予丰富驳杂的内涵,以排比式的一系列暗喻将自然界中的云虚化,但最终都指向纯洁、平和、美好,云是“负伤的大地开放的百合”,树叶是“夜晚的一部分,掉进水里的泥谭,像枪支走火,有人居然倒下,一声不响,没来得及痛”,河流具有提升和治愈灵魂的能力。云能够使灵魂认识到“我”的存在,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生活中的一个”。何为生活中的一个?在《石头有石头的命》中,张斐认为大多数中国人将生命等同于生活方式。“以这种态度生活,人们便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人们便只有一种时间,那就是现在。古老的实用主义焕然一新,扼杀着人们的精神,使大自然置身于一种空前的浅薄和狭隘当中,因而其恐惧也小,其关怀也少。”由此而观,“石头”作为净化提升灵魂的所在,能重新赋予人的生命以历史的纵深感,以便从本能欲望,当下即是的文化生活中解脱出来,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形而上的问题。在诗篇末尾,“石头”穿越了历史的边界,石头成为山水之间凄美的片段/世界已支离破碎/你流泪你背过脸/你疼痛于江山的一览无余/横渡大河独自穿过高原,身后被陌生人沾满/有人死去有人活着,太阳孤独/幸存的风干干净净,风昭告人们对此怀揣敬畏之心,保持缄默。这种熟习的表达、崇敬的心态,一如《石头有石头的命》中小心翼翼的“石头”。此处的石头,是精神性“自我”的最高形态,是中外圣哲智慧精神的升华。肉身的我,生活中的我,正是需要此种有天启性质的、精神上的提纯与启示,摆脱生活,回归更高意义上的生命。

张斐的诗歌以自然景物为核心,情志纯粹高远,与其投射在西方古典人物上的“自我”形象如出一辙。

“我”凝视万籁俱寂时方能与精神性的“超我”对话、相遇,这样宁静、肃穆而柔和的氛围为整部诗篇奠定了基调。

三.通过追慕、仿写古典人物及其名篇佳作,投射自我的身影

张斐把《苏帕河》的肖像挂在原野,环视着四周,默然注视着这座故乡有炊烟的房子,而“我”平日间与朋友相对而坐,谈笑风生,浑然不觉。春节前去过《去帕河》,它像一个阴影,笼罩着整栋房子,整个房间。在“我”沉睡之际,《苏帕河》的精神环绕着“我”,当“我”变得昏沉,挣扎在世俗欲望的泥潭,“她为我写下诗歌/并悄悄地/摆在我肮脏的桌上。”按照正常的逻辑,苏帕河显然不可能为我写下诗歌,它能够给予“我”的,只有高贵洁净的精神,通过无声的、压着胖胖的下巴,给我以警醒和精神上的净化。如我分析《芸芸众生》时所言:“雷平阳高贵的精神就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空气和水,流注于日常的世俗生活中,浸润、濡养着他的灵魂。正是雷平阳。蔼的洁净精神对“我”灵魂恒久的照耀,才使我洗掉身上积久的人性污垢,变得透明。”置身于世俗之中的“我”受到苏帕河的警策,回归孤独而沉静的精神状况,展现出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孤高自守。这种静思默想的形象一如《圣经》中的先知,以圣洁睿智的光芒朗照纷乱尘世。独立于世,自我升华,清醒理智,张斐借助苏帕河,时时“揽镜”反顾,折射出向往真理与信仰构成的,纯粹乌托邦的“自我”形象。

无论形式是独白还是对话,追慕的人物是否隶属于中国,描写对象是动物、植物,亦或是无生命的自然场景,张斐都以深邃繁复的笔调,暗自给读者留下了一条幽径。藉由此,读者终得以去掉符号的层层遮蔽,走进诗作,走进诗人的诗神,一睹诗的原貌。张斐无不以矜持洁净多变的方式向大自然发出诚挚的邀请,之后又揽之入怀。她常徘徊连于苏帕河畔,来回走动流连忘返,对那片土地一往情深。在最后一辑中,张斐从写景转发为写人,从这人折射着故乡人的命运及其归宿。如《招娣》《吹大人独白》《哑巴》《杀猪人》《洗衣亭的女子》《姐妹》等。在《送别》这首诗里,作者通过送爷爷,反照我的影子,这一家人送走了爷爷,就意味着一家人天各一方,按照众人的传统,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都会因为父母在每年至少要团圆一次,现在爷爷都走了,大家很难再见,一种淡淡的离愁扑面而来,脚下的土地/是你的生活/和你的来世/大风吹过树林/阴影不安地抖动/拍打我面庞和肩头/寂静是光和光之上灰白的云/没有雨因悲哀而落下/能看见低矮的残留的旧老屋/在烈日下怀抱黑暗/荒草成片,疯狂生长/最后我们升旗一堆狂笑的火,这是头发在你以前,我们将就此与你告别/我们将留下你/和松树和一切绿/和一切真理,是的,最后还是升华了作者的核心主题以及人类共同的命运,深知一切真理。世界万物万变,永远离不开一个真理,人,来自于尘土最终又归于尘土。这世界永恒不变的,依然是绿水青山,永远是这河流,和这一旺轻轻地绿。只有山高水远万年长!而我还在这绿之中。


相关资讯

张斐以河流之名,探求人类生存背景和精神状态

来源:中国金融网 夏子   2023年09月15日 15时47分

张斐以河流之名,探求人类生存背景和精神状态

文/夏子

张斐快递给我一本诗集《苏帕河》,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了一行字,‘’万物动与不动,但没有什么可以抗拒风。

……《秋风》……

这是一个记者,或者近乎人类学家的记者,平静而冷漠,恰如这《向死而生》的苏帕河,开门见山,又一针见血。

在这本诗集里,诗人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体验方式: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水是用来解渴的,火是用来驱寒的——这些都与诗无关,要进入诗就必须进入水自身的渴意和火自身的寒冷”。换句话说,诗人的意义不在于抒情,而在于体验。不在于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变形,而在于释放出物体自身所困闭着的意味,隐喻自身某种意向,幻想,祈祷,或者干脆就是异想天开。

当然,这是借喻意义上的说法。从明朝初期血雨腥风,没落兴衰到21世纪的霓虹闪烁,繁荣盛世,张斐以记者的眼光,审视作为诗人笔下的《苏帕河》,写尽了苏帕河的肃杀以及月黑风高。汩汩的激流,广袤的原野,茫茫森林,哪怕是一朵桃花……说实话,这一切都饱含深深的忧虑。而这种忧虑并没有外溢,却深藏在每一首诗的字里行间……

它是大地不愈的伤口/有生以来,向干涸而流/奋力将自己从大地抽离/爆裂出一根骨头/在寂静中交出自己/庆幸岸上再无李白和项羽/那默默水流就是白刃/划向世界胸口。向下沉去;河水穿越胸膛,连收获也变得沉重,像鸟儿装满谷粒/沉甸甸的忧思。

这些从来都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夸大,而是诗人对事物体验的心理现实。对一个诗人来说,无所谓乐景、哀景,重要的是准确地把握住它们,“进入水自身的渴意和火自身的寒冷……”。在诗人看来,这些景观无所谓美好与否,所以,她以反讽的口吻,不急不慢的姿态,反省着苏帕河的过去,现在,以致将来。诗人内心也像河流一样,不急不慢,流行远方,它似乎是在打捞千古的童话,又是在梦呓般诉说自己的种种烦恼与苦闷。一如忧郁悲秋的诗人,从果实里哭泣着走来,当艺术进入一定的阶段,就不应再有意识窄小的诅咒诗人、流泪诗人,“世界存在着,如此而已”。今天,已不是伤感的、自我中心的浪漫主义时代,秋天也变成了“冷血的”。艺术家要想为艺术的圣殿继续供奉自己的热情,必须具备像自然一样宁静、深邃、不为一时心境所动的精神境界。“放声痛哭”也罢,“放声歌唱”也罢,在今天都离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是那么遥远,它注定需要人民大众的营养供给。

诗集中,张斐用告白式的语言说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人类生存背景和精神状态的需求,立竿见影,一下挑明自身明显的态度。

“我在光下/栽种四月的寂寞/手机落下的雨水/边开边落的花/在空气中漂浮/收起水色之光/好像一只鸟衔着寂寞/用翅膀狠狠地拍打着风。我在风中/铺边角卷曲的四月/摇着舟楫/扇着梅洛团扇/渡到潮湿炎热的等待中/我就想坐在热带的鱼尾葵下面/厚而硬的羽状全裂叶,让我获得一种坚实的疼。葵下面艺术家在今天意味着,她必须是这个世界中最真实的人,内心孤独,不予言说,必须独立承担自己的命运,四月是春桃花开的季节,作者是自己命运的诠释者,她似乎能破解自己以及外力给予的密码甚至干扰,这就已经足够了。

张斐在诗集的作者简介一栏,只有几个字,“张斐,应该是个诗人”,我觉得她不仅应该是个诗人,还是一个直面现实的诗人记者,作为香港文汇网的副总监,我想她的言辞一定是睿智的,思想是深刻的,文笔是犀利的,她始终以体验者的身份走进《苏帕河》的现场,现场采访,现场报道,向广大观众切入主题,我忽然就明白了关于诗歌的全部意义,暗自给读者留下一条幽径,让大家有沿途采访,精彩呈现的部分,就是现场报道。

纵观张斐的诗作,对于自我的书写形式变化,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与自我或作为自我化身的“他者”对话勾勒理想的《苏帕河》。

如前文所言,《断春》:辽阔的荒原,石缝中/挤出带泥的雷/这是灯的起点/也是风的终点/转瞬,一切将不复存在/也不复再现/凋零是唯一的呐喊,在照亮生命的光下/死亡随时发生。这些哲学意蕴丰富的诗句,都是专门为故乡,为《苏帕河》而写的。

原以自我为中心,在与本我、超我的对话中,用《最后一顿桃花》的命运凸显超物欲的精神“我”通过《最后一躲桃花》将理想中的“我”作为沟通、寄语的对象直抒胸臆,不惜将肉身的渺小之“我”作为整个宏大精神象征物——大自然的陪衬;这最后一朵桃花,把盛开镌刻在女子的木梳上,追慕、赞叹古典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塑造守护脆弱文明,以纯粹艺术之美拯救众生的自我理想形象。张斐确实应该是个有社会良知的诗人,无论是记者,是编辑,是总监,但作为诗人,诗歌中对于典型人物及其作品的模仿,同时对于特殊意象,尤其是自然界中意象的描写,看似与“我”没有显然关联,实则无处不是“我”,暗含“我”的眼光与价值尺度。

二,景物抒写特殊意象借此抒情言志。诗集的第三辑《兰芝常生》中,收集了《黄金木棉》《挖》《荒年》《风钻机》《一片玉米地》《玉雕师》《雕玉》《美玉英雄》《碎玉》《玉人》《石斛倾晨》《兰》《紫莹仙株》等主题诗中,我们找到了张斐的核心意象黑土馈赠的仙宝“承续了云南那块深山宝地丰富的矿资源,这便是七彩云南的宝贵财富,七彩云南不愧为七彩承续了张斐家乡宝山《苏帕河》一以贯之的“类”意象群的神性特征,而诗篇中的河流更是痛悼鱼类的死亡,河水与鱼的神色悲哀,落落寡合的形象。鸟类背脊肮脏,在水面来回游动,肮脏的外表与高尚的内里形成鲜明对比,凄清的冬日乡村与小鸟的悲凉神色融为一体。“一场大水在它高尚的翅下堆积”,河流既是实写又是虚写,雪带给人冰清玉洁、纯净的联想,同时又覆盖了世间万物,掩盖实存的肮脏,大雪在天鹅高尚的翅下堆积,一只虽郁郁寡欢却不失高贵的形象跃然纸上,冰冷的雪一如天鹅的“寒冷胸腔”,暗涌在天鹅内心的忧伤情感也隐隐可见。诗歌在中间部分才揭露孤独天鹅的痛苦根源:另一只天鹅之死。另一只天鹅也曾在水中自在巡游,攫取欢乐,直到因故陨落。行文至此,诗人的语气陡然一变,前文都是以第三人称“它”叙事抒情,诗篇的最末三行,突然转至第一人称“我的爱人”:“我的爱人轻轻叫喊,像鱼”,在此处,凄怆的孤独天鹅俨然和诗人的自我融为一体,见证了友人的逝世,曾经欢乐的场景历历在目,历经世俗的打击,诗人的“自我”仍旧如天鹅,高贵纯粹,背脊肮脏,一如《但愿》中身披尘土,出现在马路对面的“精神之我”,历经坎坷仍不失本真。除动物外,自然界的植物乃至自然现象,诸如“云”、“雨”、“星”、“光”等洁净之物都是张斐诗歌作品中常见的描写对象。如组诗《小黑山腹部(之一)》中,“随着铁器呼喊,尘土血一样飞溅山谷,京东正在书上筑巢的鸟”被赋予丰富驳杂的内涵,以排比式的一系列暗喻将自然界中的云虚化,但最终都指向纯洁、平和、美好,云是“负伤的大地开放的百合”,树叶是“夜晚的一部分,掉进水里的泥谭,像枪支走火,有人居然倒下,一声不响,没来得及痛”,河流具有提升和治愈灵魂的能力。云能够使灵魂认识到“我”的存在,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生活中的一个”。何为生活中的一个?在《石头有石头的命》中,张斐认为大多数中国人将生命等同于生活方式。“以这种态度生活,人们便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人们便只有一种时间,那就是现在。古老的实用主义焕然一新,扼杀着人们的精神,使大自然置身于一种空前的浅薄和狭隘当中,因而其恐惧也小,其关怀也少。”由此而观,“石头”作为净化提升灵魂的所在,能重新赋予人的生命以历史的纵深感,以便从本能欲望,当下即是的文化生活中解脱出来,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形而上的问题。在诗篇末尾,“石头”穿越了历史的边界,石头成为山水之间凄美的片段/世界已支离破碎/你流泪你背过脸/你疼痛于江山的一览无余/横渡大河独自穿过高原,身后被陌生人沾满/有人死去有人活着,太阳孤独/幸存的风干干净净,风昭告人们对此怀揣敬畏之心,保持缄默。这种熟习的表达、崇敬的心态,一如《石头有石头的命》中小心翼翼的“石头”。此处的石头,是精神性“自我”的最高形态,是中外圣哲智慧精神的升华。肉身的我,生活中的我,正是需要此种有天启性质的、精神上的提纯与启示,摆脱生活,回归更高意义上的生命。

张斐的诗歌以自然景物为核心,情志纯粹高远,与其投射在西方古典人物上的“自我”形象如出一辙。

“我”凝视万籁俱寂时方能与精神性的“超我”对话、相遇,这样宁静、肃穆而柔和的氛围为整部诗篇奠定了基调。

三.通过追慕、仿写古典人物及其名篇佳作,投射自我的身影

张斐把《苏帕河》的肖像挂在原野,环视着四周,默然注视着这座故乡有炊烟的房子,而“我”平日间与朋友相对而坐,谈笑风生,浑然不觉。春节前去过《去帕河》,它像一个阴影,笼罩着整栋房子,整个房间。在“我”沉睡之际,《苏帕河》的精神环绕着“我”,当“我”变得昏沉,挣扎在世俗欲望的泥潭,“她为我写下诗歌/并悄悄地/摆在我肮脏的桌上。”按照正常的逻辑,苏帕河显然不可能为我写下诗歌,它能够给予“我”的,只有高贵洁净的精神,通过无声的、压着胖胖的下巴,给我以警醒和精神上的净化。如我分析《芸芸众生》时所言:“雷平阳高贵的精神就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空气和水,流注于日常的世俗生活中,浸润、濡养着他的灵魂。正是雷平阳。蔼的洁净精神对“我”灵魂恒久的照耀,才使我洗掉身上积久的人性污垢,变得透明。”置身于世俗之中的“我”受到苏帕河的警策,回归孤独而沉静的精神状况,展现出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孤高自守。这种静思默想的形象一如《圣经》中的先知,以圣洁睿智的光芒朗照纷乱尘世。独立于世,自我升华,清醒理智,张斐借助苏帕河,时时“揽镜”反顾,折射出向往真理与信仰构成的,纯粹乌托邦的“自我”形象。

无论形式是独白还是对话,追慕的人物是否隶属于中国,描写对象是动物、植物,亦或是无生命的自然场景,张斐都以深邃繁复的笔调,暗自给读者留下了一条幽径。藉由此,读者终得以去掉符号的层层遮蔽,走进诗作,走进诗人的诗神,一睹诗的原貌。张斐无不以矜持洁净多变的方式向大自然发出诚挚的邀请,之后又揽之入怀。她常徘徊连于苏帕河畔,来回走动流连忘返,对那片土地一往情深。在最后一辑中,张斐从写景转发为写人,从这人折射着故乡人的命运及其归宿。如《招娣》《吹大人独白》《哑巴》《杀猪人》《洗衣亭的女子》《姐妹》等。在《送别》这首诗里,作者通过送爷爷,反照我的影子,这一家人送走了爷爷,就意味着一家人天各一方,按照众人的传统,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都会因为父母在每年至少要团圆一次,现在爷爷都走了,大家很难再见,一种淡淡的离愁扑面而来,脚下的土地/是你的生活/和你的来世/大风吹过树林/阴影不安地抖动/拍打我面庞和肩头/寂静是光和光之上灰白的云/没有雨因悲哀而落下/能看见低矮的残留的旧老屋/在烈日下怀抱黑暗/荒草成片,疯狂生长/最后我们升旗一堆狂笑的火,这是头发在你以前,我们将就此与你告别/我们将留下你/和松树和一切绿/和一切真理,是的,最后还是升华了作者的核心主题以及人类共同的命运,深知一切真理。世界万物万变,永远离不开一个真理,人,来自于尘土最终又归于尘土。这世界永恒不变的,依然是绿水青山,永远是这河流,和这一旺轻轻地绿。只有山高水远万年长!而我还在这绿之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