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银行报告 | 全球经济面临30年来最疲弱的五年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4年01月10日 07时39分

640-2.jpg

(图片: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封面)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本应是全球发展突飞猛进的十年将近过半,但全球经济2024年底交出的答卷将令人遗憾——3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最慢的五年。


从一个指标来看,全球经济状况要好于一年前:美国经济强劲,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但是,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近期风险。与此同时,在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全球贸易低迷以及数十年来最为紧缩的金融条件下,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的中期前景变得黯淡。2024年全球贸易增长预计仅为疫情前十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信用评级不佳者)的借贷成本很可能继续高企,因为经通胀调整后的全球利率仍处于四十年的高位。


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比2010年代的平均水平低近四分之三个百分点。发展中经济体预计仅增长3.9%,比上一个十年的平均水平低一个多百分点。低收入国家去年的表现令人失望,今年预计增长5.5%,弱于此前预期。到2024年底,大约25%的发展中国家和约40%的低收入国家的人口仍将比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更加贫困。预计发达经济体增速将从2023年的1.5%放缓至今年的1.2%。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表示:“如不进行重大调整,2020年代将成为错失机会的十年。近期增长仍将疲软,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贫困国家陷入困境:债务压力沉重如山,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乏食物保障。这将阻碍许多全球优先事项取得进展。但扭转颓势的机会依然存在。这份报告明确指出了前进道路:报告阐明了政府立即着手加快投资、强化财政政策框架可以实现的重大转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在2030年前实现其他关键性全球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幅增加投资——每年约2.4万亿美元。如果不出台全方位的政策组合,实现大幅增资的前景并不乐观。2023年至2024年,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投资增长率预计仅为 3.7%,略高于前二十年的一半。


报告基于35个发达经济体、69个发展中经济体过去70年的经验,首次对产生持续投资热潮的条件进行了全球性分析。报告发现,如果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投资增长率提高到至少4%,并持续6年或更长时间,则往往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与发达经济体收入水平接轨的步伐加快,贫困率下降更迅速,生产率增长翻两番。投资热潮期间还能收获其他好处,包括通货膨胀率下降,财政及外部收支状况改善,人们接入互联网的机会迅速增加等。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说:“投资热潮具有推动发展中经济体变革的潜力,助其加快能源转型,实现广泛的发展目标。要想引发投资热潮,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出台全方位的政策组合,改善财政和货币框架,扩大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机构体制。任务很艰巨,但许多发展中经济体曾经做到过。再次做到,本个十年剩余时间潜在增长率的预期放缓可能就不会成为现实。”


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还阐述了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大宗商品出口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变化。报告发现,这些国家政府往往采取加剧繁荣和萧条的财政政策。例如,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政府增加支出的方式就会使经济增长再提高0.2个百分点。一般来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财政政策往往会使经济过热。而在不景气时,财政政策则加深了低迷。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出口大宗商品的发展中经济体的这种“顺周期性”要高出30%,财政政策波动性要高出40%。


财政政策更高的顺周期性和波动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长期拖累了发展中经济体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增长前景。但这种拖累可以减轻,包括通过建立有助于节制政府支出的财政框架,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避免限制国际资本流动。平均而言,这些政策措施可以帮助发展中经济体大宗商品出口国每四五年将人均GDP增长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各国建立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其他应急基金以备不时之需也是有益之举。


地区展望:东亚与太平洋地区


近期经济形势:2023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增长率从2022年的3.4%回升至5.1%,这主要得益于年初中国解除疫情封控措施后经济活动的短暂激增。然而,中国经济重启的效应消退很快。投资增长受到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的拖累,销量价格双双走低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出口部门面临外部需求不振的挑战,尽管年底消费有所改善,但消费者信心仍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本地区其他国家2023年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物贸易疲软是部分原因。几个大型经济体在202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商品出口都有所下降,不过国际旅游业的持续复苏带动服务出口走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颓势。此外,大多数经济体受益于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和通胀降温,货物贸易疲软被强劲的居民消费所抵消。


经济前景:预计东亚太平洋地区2024年增速降至4.5%,2025年降至4.4%,主要原因是中国增长放缓。除中国以外的地区增长将温和加速,2024、2025两年都将达到4.7%的稳健增长。在旅游业持续复苏的推动下,预计今年太平洋岛国经济增速将更显著回升。与之前预测相比,2024年、2025年本地区的增长率预计将低0.1个百分点。这一下调意味着预计本地区在本预测期内的产出会进一步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预计2024年中国增速将降至4.5%,2025年进一步降至4.3%。与6月份的预测相比,2024年、2025年的增速均下调了0.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内需有所减弱。在情绪低迷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预计消费将大幅放缓。投资增长方面,虽然基础设施支出提供了支撑,但受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的影响,预计仍将保持低迷。在预测期内,债务增加、劳动人口老化和萎缩、生产率追赶增长空间缩小等结构性阻力预计将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


本地区除中国以外,稳健的国内需求,特别是私人消费,有望成为增长的主要动能。温和通胀,以及大多由蓬勃的服务活动支持的强劲劳动力市场,预计将持续支撑居民支出。一些经济体增加政府支出,包括用于社会保障和公共部门工资的支出也将支撑需求。2024年到2025年,很多经济体的投资增长预计将更加低迷,低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这反映出私人投资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包括货币政策收紧的滞后效应、政策的不确定性(在一些国家与政府换届有关)和债务上升。此外,公共债务增加和财政空间缩小预计将制约公共投资增长。


风险:本地区的增长基线预测存在下行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国增速低于预期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可能性。中东冲突可能升级,增加不确定性并扰乱能源供应。其他下行风险包括全球贸易长期疲软、金融条件紧于预期以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破坏性极端天气事件。不确定性上升或贸易持续疲软可能导致投资增长持续不振,损害该地区本已预期走弱的潜在产出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增长高于预期对预测构成上行风险。

WechatIMG205.jpg

相关资讯

世界银行报告 | 全球经济面临30年来最疲弱的五年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4年01月10日 07时39分

640-2.jpg

(图片: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封面)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本应是全球发展突飞猛进的十年将近过半,但全球经济2024年底交出的答卷将令人遗憾——3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最慢的五年。


从一个指标来看,全球经济状况要好于一年前:美国经济强劲,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但是,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近期风险。与此同时,在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全球贸易低迷以及数十年来最为紧缩的金融条件下,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的中期前景变得黯淡。2024年全球贸易增长预计仅为疫情前十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信用评级不佳者)的借贷成本很可能继续高企,因为经通胀调整后的全球利率仍处于四十年的高位。


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比2010年代的平均水平低近四分之三个百分点。发展中经济体预计仅增长3.9%,比上一个十年的平均水平低一个多百分点。低收入国家去年的表现令人失望,今年预计增长5.5%,弱于此前预期。到2024年底,大约25%的发展中国家和约40%的低收入国家的人口仍将比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更加贫困。预计发达经济体增速将从2023年的1.5%放缓至今年的1.2%。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表示:“如不进行重大调整,2020年代将成为错失机会的十年。近期增长仍将疲软,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贫困国家陷入困境:债务压力沉重如山,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乏食物保障。这将阻碍许多全球优先事项取得进展。但扭转颓势的机会依然存在。这份报告明确指出了前进道路:报告阐明了政府立即着手加快投资、强化财政政策框架可以实现的重大转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在2030年前实现其他关键性全球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幅增加投资——每年约2.4万亿美元。如果不出台全方位的政策组合,实现大幅增资的前景并不乐观。2023年至2024年,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投资增长率预计仅为 3.7%,略高于前二十年的一半。


报告基于35个发达经济体、69个发展中经济体过去70年的经验,首次对产生持续投资热潮的条件进行了全球性分析。报告发现,如果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投资增长率提高到至少4%,并持续6年或更长时间,则往往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与发达经济体收入水平接轨的步伐加快,贫困率下降更迅速,生产率增长翻两番。投资热潮期间还能收获其他好处,包括通货膨胀率下降,财政及外部收支状况改善,人们接入互联网的机会迅速增加等。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说:“投资热潮具有推动发展中经济体变革的潜力,助其加快能源转型,实现广泛的发展目标。要想引发投资热潮,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出台全方位的政策组合,改善财政和货币框架,扩大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机构体制。任务很艰巨,但许多发展中经济体曾经做到过。再次做到,本个十年剩余时间潜在增长率的预期放缓可能就不会成为现实。”


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还阐述了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大宗商品出口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变化。报告发现,这些国家政府往往采取加剧繁荣和萧条的财政政策。例如,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政府增加支出的方式就会使经济增长再提高0.2个百分点。一般来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财政政策往往会使经济过热。而在不景气时,财政政策则加深了低迷。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出口大宗商品的发展中经济体的这种“顺周期性”要高出30%,财政政策波动性要高出40%。


财政政策更高的顺周期性和波动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长期拖累了发展中经济体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增长前景。但这种拖累可以减轻,包括通过建立有助于节制政府支出的财政框架,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避免限制国际资本流动。平均而言,这些政策措施可以帮助发展中经济体大宗商品出口国每四五年将人均GDP增长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各国建立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其他应急基金以备不时之需也是有益之举。


地区展望:东亚与太平洋地区


近期经济形势:2023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增长率从2022年的3.4%回升至5.1%,这主要得益于年初中国解除疫情封控措施后经济活动的短暂激增。然而,中国经济重启的效应消退很快。投资增长受到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的拖累,销量价格双双走低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出口部门面临外部需求不振的挑战,尽管年底消费有所改善,但消费者信心仍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本地区其他国家2023年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物贸易疲软是部分原因。几个大型经济体在202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商品出口都有所下降,不过国际旅游业的持续复苏带动服务出口走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颓势。此外,大多数经济体受益于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和通胀降温,货物贸易疲软被强劲的居民消费所抵消。


经济前景:预计东亚太平洋地区2024年增速降至4.5%,2025年降至4.4%,主要原因是中国增长放缓。除中国以外的地区增长将温和加速,2024、2025两年都将达到4.7%的稳健增长。在旅游业持续复苏的推动下,预计今年太平洋岛国经济增速将更显著回升。与之前预测相比,2024年、2025年本地区的增长率预计将低0.1个百分点。这一下调意味着预计本地区在本预测期内的产出会进一步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预计2024年中国增速将降至4.5%,2025年进一步降至4.3%。与6月份的预测相比,2024年、2025年的增速均下调了0.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内需有所减弱。在情绪低迷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预计消费将大幅放缓。投资增长方面,虽然基础设施支出提供了支撑,但受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的影响,预计仍将保持低迷。在预测期内,债务增加、劳动人口老化和萎缩、生产率追赶增长空间缩小等结构性阻力预计将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


本地区除中国以外,稳健的国内需求,特别是私人消费,有望成为增长的主要动能。温和通胀,以及大多由蓬勃的服务活动支持的强劲劳动力市场,预计将持续支撑居民支出。一些经济体增加政府支出,包括用于社会保障和公共部门工资的支出也将支撑需求。2024年到2025年,很多经济体的投资增长预计将更加低迷,低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这反映出私人投资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包括货币政策收紧的滞后效应、政策的不确定性(在一些国家与政府换届有关)和债务上升。此外,公共债务增加和财政空间缩小预计将制约公共投资增长。


风险:本地区的增长基线预测存在下行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国增速低于预期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可能性。中东冲突可能升级,增加不确定性并扰乱能源供应。其他下行风险包括全球贸易长期疲软、金融条件紧于预期以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破坏性极端天气事件。不确定性上升或贸易持续疲软可能导致投资增长持续不振,损害该地区本已预期走弱的潜在产出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增长高于预期对预测构成上行风险。

WechatIMG205.jpg

相关资讯